题图/独行月球
从漫画到真人影视,角色的合理性
《独行月球》担起了年暑假电影市场救市的重担。上映不到3天,就获得10亿票房。无论是主演*的“含腾量%”,还是片中开心麻花特色的笑料,以及轻科幻设定下大量特效的出色表现,都可以让大众在观影过程中各取所需。在喜剧+科幻+灾难的类型大杂烩中,最让少观众莫不着脑门的设定,可能就是片中的男二号——被称作金刚鼠的红袋鼠。(以下内容轻微剧透)
电影虽然叫《独行月球》,但男主独孤月在月球上其实并不孤单,始终有一只红袋鼠相伴,而且后者还通过直播成了地球的“顶流”。在影片高潮,独孤月选择牺牲自己,拯救全人类和自己的袋鼠朋友。在影视内容中,红袋鼠的角色通常会是人类,为什么编剧选择让一只红袋鼠担当男二号?通过对原著漫画的解读,或许就不难理解这个原因了。
《独行月球》的原著,是韩国知名漫画家赵石创作的同名漫画。
赵石漫画的特点是画风简单,剧情张力强。他擅长以夸张情节以及反逻辑叙事来讲述故事,细致入微地刻画笔下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显得生动鲜活,有读者称其为“最会画漫画的小说家”。从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讲述家庭日常的《心里的声音》,到被开心麻花改编的爆笑又温暖的《独行月球》,再到惊悚恐怖题材《海潮领域》,他的作品题材多变,设定严谨,善埋伏笔,情节有趣。
在《独行月球》的电影中,*饰演的工程师独孤月驾驶月球车和金刚鼠一起绕月行驶40余天,实际上这段情节属于电影原创。漫画中的独孤月身份设定是毫无存在感的动物学博士,而红袋鼠则是太空可食用动物中的一只研究对象,独孤月拥有和红袋鼠的相处技巧,这成为了后续二者共存的前提条件。
长期生活在贫瘠的月球上,以为地球已经毁灭的独孤月逐渐失去了继续生存的动力,每天只想混吃等死。当他在基地中发现红袋鼠,从一开始只是把红袋鼠当作“肉”(即食物)看待,到后面对其产生了情感依赖,从而努力让自己的月球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他对红袋鼠的态度转变并非一朝一夕,漫画花费了一定篇幅来展现这个过程。不会说话的红袋鼠是一名极好的旁观者和陪伴者,最终独孤月积极向上的生活也鼓舞到了劫后余生的地球人。
漫画临近结尾,独孤月醒悟过来,并非是基地里的生存条件让自己活下来,红袋鼠和工程师内瑞德·史瑞科维奇(漫画中后期的角色,为了执行秘密任务而隐藏在月球基地,最后死在月球上)才是他的“生命之线”,即继续活下去的主要动力。
没法交流的动物,却成了人类在月球上生存下去的动力。这种将主角设置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为其准备一个忠实的同伴,既能解忧,又可成为主角的心灵寄托,早在《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野蛮人“星期五”于鲁滨逊就有着同样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对同伴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伴随着对周遭环境的认知愈加深刻,在不经意中产生。《独行月球》选择将主角情感投射在一只动物身上看似较为荒诞,不过考虑到漫画本身具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这种想象力又是基于现实的拓展,沉浸在故事中的读者也会认同作者的虚构情节。
袋鼠在内容创作中极少出现,这种群居动物存活时间能达到20年左右,生性胆小但又具备强大杀伤力,人类对其也是爱恨交加。在故事中制造情节冲突方面,一只袋鼠会比一只已经驯化的动物,如狗或者猪更有看点。漫画设定人类与这种未驯化的动物共存,站在科学角度也有一定依据。早在年,就有科学研究发现袋鼠的部分基因与人类相似。袋鼠可以通过凝视寻求人类的帮助,这意味着袋鼠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这也是近年来科学研究得出的结果。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赵石在角色设定上,以及利用角色推动剧情发展方面的严谨。
在漫画的结尾,独孤月送红袋鼠返回地球时,对它说:“到目前为止,是你救了我……现在换我来救你。……如果你没有来到这里,说不定我就无法撑这么久。……平安抵达地球后,要活得久一点!!”这是漫画里独孤月正面认可红袋鼠于他的生存意义。在故事结尾,17年后袋鼠依然活着,并且成为地球人的精神象征,这正是独孤月留给地球的希望。漫画巧妙地通过袋鼠这一动物,将独孤月对地球的情感投射回了地球,与开篇“中间人”相照应,故事前面埋下的诸多伏笔到此终于解开,这才是赵石刻画袋鼠这一角色的真正意义。
以搞笑情节为开篇,《独行月球》的内核却是探讨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自我生存,略微感伤的结局中透露出独孤月对这个世界仍抱有希望,温情的结尾也令读者动容。赵石漫画的喜剧风格跟开心麻花有些许相似之处。但是对原著漫画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编,使其更符合开心麻花的这家公司的喜剧调性,使故事更适合在大荧幕上呈现,使中国观众更能沉浸进去,电影就要有爆点。比如*与*的感情戏,比如出色的特效,比如像人一样的红袋鼠。
独孤月生存和返回地球的原因被编辑更改为他暗恋的女主,以增强“沈马组合”的CP感。同时,编辑为红袋鼠增加了大量戏份,赋予其更丰满的拟人化个性:*扮演的独孤月在月球上既能体验到“独”——袋鼠无法开口说话,但是又能感受到袋鼠如“好哥们”一样的陪伴。
无论是独孤月去几千公里外取核弹头,还是在基地里做返航研发,身边都有红袋鼠的陪伴和互动,这些情节的最大作用显然是想加强独孤月和红袋鼠之间的友情联系,让其送红袋鼠进救生舱这一情节更加合理。
这部电影依然延续着开心麻花的特点,通过大量密集的喜剧情节和*丰满夸张的表演,大大降低了电影中的不真实感,使得观众不再去探究电影中的各种设定Bug。可是,喜剧到底需要不要基于现实层面的逻辑?有人说只要笑料够多,观众也就没空深究了。不过当看到穿着*色宇航服的袋鼠在月球上蹦跶,除了不能说话,其它与人无异,甚至在最后还能在救生舱中含泪告别——观众们一边笑称“这是美团的广告吗?”一边质疑每天被袋鼠拳打脚踢的*。是怎么给袋鼠穿上宇航服的?显然,这种为了剧情强行让袋鼠变成“人”的设定,由于缺乏足够的情节交代,在夸张十足的故事中也不太能站得住脚。
在疫情依然蔓延的当下,《独行月球》的出现当然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它让活得紧张的人们享受到了2小时的绝对放松,这就是《独行月球》作为一部娱乐电影的最大作用了。至于为什么是袋鼠登上了月球,那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