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塔斯马尼亚之虎到人们记忆中的猛兽,重溯袋狼的灭绝之路
袋狼是一种曾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食肉有袋类动物,背上布满条纹,有点类似虎斑,加上习性跟老虎差不多,因此又被称为“塔斯马尼亚虎”,寓意是塔斯马尼亚的老虎。袋狼体长大约1.8米(包括尾长50厘米),肩高60厘米,体重在30千克左右身体偏瘦长,脸型有点像狐狸。由于袋狼的骨骼纤细,肌肉爆发力不大,所以它们的捕猎方式也主要靠技巧,一般是先潜伏起来,等到猎物靠近的时候跳到背上。
袋狼形象图袋狼的嘴巴张开幅度很大,能够达到度左右,有点像河马这种“大嘴”,这样的构造意味着能够撕咬的面积更广,所以当袋狼啃一口猎物的时候,是能够将其颅骨咬碎的。袋狼主要生活在开阔的林地或者草原上,猎食袋鼠、小袋鼠等中小型的动物。随着最后一头袋狼在年死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动物园中,标志着这个物种灭绝了,成为活在人们记忆中的猛兽。
“兴也人类,衰也人类”
严格说起来,我们现在熟悉的袋狼产生于距今万年前,那个时候它们就已经适应了澳洲的环境,成了这里最常见的一种食肉猛兽之一,从新几内亚到塔斯马尼亚岛,都有袋狼分布。尽管袋狼跑得很慢,体型也小,但是却凭借这自己很好的耐力,在没有人类的打扰下生活地很好,整个澳洲大陆,几乎都是袋狼的家园。它们与袋狮、双门齿兽等众多猛兽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直到距今5万年前,人类踏上了这片土地,他们用当时掌握得最厉害的能力让这片土地上所有动物都感到畏惧,人们用火焰烧毁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目的就是开垦荒地,这种情节其实可以用我们中国的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刀耕火种”,火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直接导致袋狮、双门齿兽、古巨蜥等大型动物相继灭绝。不过人类的这个做法却让袋狼坐收渔翁之利,它们直接成了澳洲最大的食肉猛兽。
塔斯马尼亚岛袋狼分布图在人类的干预下,袋狼迎来了自己的*金时期,由于那个时候人类还很好,狩猎技术不发达,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不是很大,所以人与袋狼一直相安无事。直到19世纪初,也就是多年前,大量的西方殖民者涌入澳洲,此时的袋狼已经从澳洲大陆上消失了,它们退守在只有6.5万平方公里塔斯马尼亚岛上,这座岛成了它们最后的自留地,可惜后来随着人们的登岛,岛上的袋狼也被消灭殆尽。
不容忽视的因子:澳洲野犬
澳洲野犬其实就是家犬重新野化而成的一个物种,所以其在外表上与一般的家犬无异,只是更具野性,更加凶猛一些而已。大约在距今年前的时候,人类将部分家犬带到了澳洲,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家犬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在这片大陆上繁衍,从而进化成了澳洲野狗。由于这些犬类的食性与袋狼相同,又是成群出没,加上繁殖能力还很强,成了当时袋狼最直接的竞争者。
澳洲野犬一方面是人类地不断开垦荒地,导致袋狼栖息地、食物减少,另一方面是澳洲野犬的竞争,腹背受敌的袋狼很快就在与澳洲野犬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在之后短短的年间,这些野狗将澳洲大陆上的袋狼赶尽杀绝,袋狼节节败退,最终退守塔斯马尼亚岛。由于被海水隔开,澳洲野狗们没有办法度过海峡,所以袋狼在这座岛上得到了暂时的喘息机会,日子过得倒也可以。
年,荷兰航海家阿贝尔·塔斯曼发现了塔斯马尼亚岛,3年,人们将猎犬引入了这座岛,历史在这里重演。另外澳洲野犬对袋狼的危害,还体现在让它“背锅”这件事情上,由于野生食物减少,袋狼和澳洲野犬都不得不将目光集中在人类饲养的家畜上面,而这一行为直接导致了“人狼冲突”加剧,给袋狼带来了灭顶之灾。多年后经过研究,发现袋狼性格谨慎,十分惧人,一般来说,它们都会远离人类生活的区域,而捕杀绵羊,大多数都是野犬所为,袋狼直接提它背了黑锅。
害兽出没,杀狼有赏
其实在人们刚刚登陆塔斯马尼亚岛的那十几年里面,人类与袋狼相处还是相安无事的,因为前面说过,袋狼惧怕人类,会主动远离人类生活的区域,这就避免了冲突,另外一方面,当时这里主要是英国流放囚犯的地方,对开垦荒地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在这定居了下来,人口从3年以前的不足一万,到年前后的1.3万,人口和牲畜的膨胀,必然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汲取。
袋狼捕食家禽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开垦,人类用篱笆、围墙铸造了一道又一道的沟壑,将袋狼的生存区域分隔地支离破碎。随着人类的不断开垦,袋狼能够生存的栖息地越来越少,能够捕食的野生食物越来越少,那么必然就会盯上那些人类饲养的家畜,所以很快,袋狼就被定义成“害兽”而遭到大规模打击,这其实跟我国华南虎的遭遇有点类似。
被杀死的袋狼由于袋狼替野狗“背了锅”,加上自己也确实捕杀了人类的牲畜,危害到了当地的畜牧业,所以从年开始,就有一些公司公开悬赏捕杀袋狼,到了年的时候,官方也宣布捕杀成年袋狼可以获得1英镑的奖励,于是一些人们疯狂地投入到了捕杀袋狼的对物种,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就有0多头袋狼被捕杀,到了20世纪初的时候,整座岛上已经难觅袋狼的踪迹了。
袋狼标本最后一头袋狼之死
其实当时人们捕杀袋狼,除了“除害”之外,更多的是有利可图,比如说前面的赏金,还有动物皮毛的交易、动物园和博物馆的需求等等。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时候,欧洲很多动物园都相继展示出了这种稀奇的动物,只是很可惜,袋狼没能在动物园里面活下来;另外,博物馆制作标本,也对袋狼有着不小的需求,这无疑也是加剧了它们的灭亡。
威尔弗·巴迪和他杀死的袋狼最后一头袋狼本杰明其实最后一头袋狼之死,又可以分成是野生和人工饲养的,所以严格来说是两头袋狼之死,一头是年,一头饥肠辘辘的袋狼来到了威尔弗·巴迪这位农夫的后院,遭到后者击杀,标志着最后一头野生袋狼灭亡;年9月7日,在霍巴特动物园内,由于饲养员的粗心大意,最后一头袋狼“本杰明”被曝晒致死,标志着最后一头袋狼灭亡,从此,袋狼这一物种灭绝了,成了人们记忆中的猛兽。在之后的几十年里面,虽然有大量的所谓民间目击到袋狼的记录,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就如同我们的华南虎一样,“只闻其声”却不见踪迹。
(原创作品,喜欢请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