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9秒83亚洲百米跑新纪录的苏炳添,在决赛中仅拿到第六名,但仍然获得大家最大的鼓励和认可,称他配得上“亚洲飞人”的头衔。国乒混双决赛惜败丢金,迎接“昕雯组合”的,却是源源不断的加油打气声:“没站上领奖台,你们也是最棒的。”或许你也察觉到了,这届奥运会观众,对金牌不再一往情深。
在互联网问答社区某乎上,一个“国人为何不再唯金牌论”的问题,收到了+回答。有人引用电影《*飞鸿之狮王争霸》结尾桥段,表示我们已做到国富民强,金牌不再那么重要。有人说,自己经历过社会的*打,能理解运动员们的艰辛。还有人说,从网上看到运动员纪录片,对他们只有感动和敬意。
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思想愈加开放,再加上互联网的宣传影响,国人对于奥运金牌的执念正在逐渐降低。但让金牌变得不那么重要,我想一定也有她们的功劳。
你几乎能在所有运动员身上,找到比奖牌更温馨的闪光点。“趁暑假来东京拿了两块金牌”的杨倩,首次踏入奥运赛场,不忘涂透明珍珠美甲和捆胡萝卜发绳。“为显脸小收紧下巴”的张家齐,袒露自己的解压方式是看帅哥。在平衡木决赛上演“袋鼠摇”的管晨辰,夺冠后最想要的礼物是保温杯,喜欢所有带盖非粉色的杯子。
还有一跳成名天下知的全红婵,奥运预赛结束后,给队友陈芋汐的第一句话是“赶饭”。早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还坦承自己“吃鸡”不行王者勉强,叹息年龄未到时间受限玩不够。这些率真可爱的言行举止,无意之间淡化了竞技体育的严肃与残酷,同时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纯真,让她们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与追捧。
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年轻小将,比他们的前辈更喜欢分享自我。无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日常采访里,她们都展现出赛场外各自的个性和爱好。一系列颠覆传统印象的举动,拉近了运动员与观众的距离:“原来跟我们一样,也玩游戏和追星啊。”彻底摒弃了唯金牌论,观众对于比赛失利的运动员,给出更多的是安慰、理解和鼓励。
人们为每一枚金牌欢呼,也为失利者们喝彩。运动员能站到奥运赛场上,就已经是国之骄傲,这样的观念转变令人欣慰。不过对于运动员的饭圈式呵护,必须点到为止。
本届奥运会中,一部分粉丝开始为运动员建立舆论超话,然后做数据、撕资源和抢代言。当运动员成绩不佳时,粉丝们会甩锅教练、责骂队友,甚至与发表批评言论的体育博主展开论战。在流量明星热度锐减的日子里,部分饭圈人士只能拿运动员排解空虚。事实上,运动员并不会因为这些饭圈行为而出彩。他们想要站上领奖台,唯有夜以继日的训练。
亲人般的鼓励,可以平复运动员失利后的痛楚,缓解巨大的心理压力。但矫枉无须过正,过分强调金牌不重要的理论,某种程度上讲,是在否定运动员们艰苦付出的意义。刘诗雯和许昕领先两局情况下,被伊藤美诚和水谷隼逆转丢掉混双金牌。中国女足三战丢17球被淘汰出局,卫冕冠*中国女排小组未能出线,这些失利背后需要反思的问题,远不止一句“胜也爱你,败也爱你”那么简单。
因颜值出圈的中国水球队长熊敦瀚,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愿意为了水球放弃美貌。我想,其他运动员也必然和熊敦瀚一样,不会因为一夜爆红,而改变自己去赛场上力争奖牌的态度。流量式的追捧和赞美,我们要适可而止,做到远远地祝福和不打扰,其实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