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确一点,「会聊天」并不一定是指八面玲珑,逢人讲人话,遇*讲*话的人。
会聊天的人一般有三个「特异功能」:「共情」、「示弱」和「赋能」。
在纽约周立大学教授文森特·鲁吉罗《超越感觉》一书中,大致把人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不好,别人也不好
这是童年阶段,身体心灵都很弱小,缺乏对外界认知。
第二阶段:我不好,但是别人挺好的
在青春期的时候依旧内心不足,但开始对外界有了崇拜,也对未来有了希望。
第三阶段:我挺好的,但是别人不好
在人生某个阶段,认为自己是万能的,别人都不如我,这是多数人的浮躁心态。
第四阶段:我挺好的,别人也挺好
人格最成熟的阶段,无论看自己或是看别人,都能看出好的东西。
身边多数人即使在成年后,也依旧徘徊在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我不好,但是别人挺好的」通常可以做到受别人喜欢,比如一个刚进强企业的实习生,他看所有人都是带着憧憬的眼光,自然很受欢迎。不过因为自身太弱,他不一定能受到应有的尊重。
而八面玲珑的人往往来自第三种人「我挺好的,但是别人不好」,表面上他能团结周围的人,其实他通常是目中无人,只喜欢自己。
那么,达到第四阶段的人,是否都是很成功的人呢?
我认为,这种第四阶段「我挺好的,别人也挺好」的心态,才是帮助自己实现人生突破一个重要方面。
在豁达的心态来看,其实通过表达,也就是「会聊天」,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非常简单,其中的技巧可能甚至是一些你平时忽略并看不上的。
尽管刻意去使用这些技巧,和那些已经做得非常自然的状态对比会有些不同。但如果长期保持这些习惯,你也会习惯用平和之心,也就自然而然的达到了第四个阶段的状态。
这些技巧我称为「X教授的日常」。其中包括三个部分:
1、「X教授的超能力」:在《X战警》系列电影里,X教授,是金刚狼、暴风女等正义团队的BOSS,他的变异能力就是心灵互通,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这里是指「共情」,我感受到你的感受。
2、「教授的轮椅」,X教授有自己的缺陷,就是没有办法走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适当「示弱」,是关键因素。
3、「传输能量」,除了能够感受别人,X教授还可以传递能量给别人,让其它变异人变得强大。这里是指「赋能」,让别人变强。
第一、「X教授的超能力」
在《X战警》系列电影里,X教授,是金刚狼、暴风女等正义团队的BOSS,他的变异能力就是心灵互通,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这里是指「共情」,我能感受到你的感受。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共情」这两个字,但可能很少有人真正做好。
举个例子,如果你正在办公室,突然有个关系很好的同事对着你说:「工作太累了,真不想上班」。你应该怎样回答呢?
第一个是:「你是不是每天睡得太晚了?」
第二个是:「不上班?你怎么养活自己?」
第三个是:「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老板。」
第四个听起来挺有智慧的:「我也这么想过,但后来我想了想,觉得在这里上班其实还算好的了……」然后讲了一堆道理。
第五个是:「这里上班确实挺辛苦的。」
以上五种,可以猜一猜哪一种是共情回答,虽然看着像一句废话,说了等于没说。但确实就是站在同事的角度,说出了她的感受。
共情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在话题开始之前,我们先看这么几组场景:
场景一:
有一个乞丐衣衫褴褛跪在路边乞讨,边磕头边撕心裂肺的喊着什么。你刚好路过,用眼睛上下扫了一圈,从钱包里拿出零钱放进钵里,匆忙离去。
场景二:
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女孩,跟朋友吐槽自己公司,说工资总是晚发,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最近公司搞活动,已经连续加班到早上三四点。朋友心疼地说道,那也太惨了,要不咱换个轻松点的活吧。女孩有点愕然,说,我没想过换工作啊。
场景三:
大学生李某酷爱网游,经常晚上到校外的网吧通宵,成绩下滑很快,精神也不太好;他内心很是苦恼,却难以控制。好友陈某也曾经是网吧少年,感受过这种明知道不好,却不能自拔的痛苦,所以很为李某着急。为帮助李某摆脱现状,陈某每天在李某耳边提醒,却反而让李某觉得生气甚至反感。
您认为上述三个场景中体现的心理行为,分别对应下列词语中的哪一个?
Sympathy同情;Empathy共情;Pity怜悯;Compassion悲悯
现在您尽可以保留您的结果往下看。
场景一中的好心人表现出的心理是Pity(怜悯)。在对待乞丐的态度上,我们觉得他很可怜、处境堪忧。在我们施舍的同时,内心可能有着这样的潜台词:我可不能沦落到这个地步。有的父母带着孩子看到乞丐,也许不自觉的就会教训上:看,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只能像他那样!
怜悯是对他人或他物的不幸心有不忍,但时常带有一种优越感,怜悯者很难把自己和被怜悯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场景二中的朋友表现出的心理是Sympathy(同情)。女孩抱怨时,朋友站在自己的立场,觉得女孩太辛苦了,因而提出换份工作的建议。但实际上,女孩抱怨只是为了倾吐情绪,并没有想过要换工作,因而对于朋友主观的建议表示愕然。
同情是对他人表达真切的关心,希望别人能够好的心理。但同情者往往习惯于从自我主观意识出发,以自我的角度和经验来看待他人的问题。当双方看事物的角度差异较大时,被同情者往往很难感到共鸣,甚至觉得“你们都不理解我”。
场景三中陈某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是Compassion(悲悯)。陈某曾经也痴迷游戏而影响生活,能够感受到李某的烦恼和痛苦,于是想要帮助李某摆脱困境。但是在帮助李某摆脱网瘾的过程中,陈某采取的行动却反而引起了李某的反感。
Compassion是在体会到他人的情绪感受之下,产生强烈的愿望,想要帮助他人从不良的境遇中解脱出来。有人把Compassion翻译为怜悯,有人翻译为关爱,我觉得中文的“悲悯”更合适,这更能体现Compassion的“圣母心态”(不带任何褒贬义)。但悲悯者行动的个人主观性过强,也极易造成被帮助者的困扰。
然而生活中似乎还有一些人,对他人的情绪可以感同身受,但又不失客观,提出建议、指点时也很注意界限,与他们交谈总能如沐春风。英文中,这种能力被称为Empathy,中文翻译成共情。
什么是共情?
可能由于是新译入的词汇,“共情”听上去颇有些怪异,我们日常交流中很少使用。其实Empathy在英语中的出现也比较晚,它的原型是德语中Einfühlung(而这个德语单词的前身则是希腊语中的empatheia),年时由一个名叫Tichener的德裔心理学家从自己母语中引入。和中文里面似乎仍显拗口的“共情”不同,Empathy早已经是英文中广泛使用的常见词汇。
剑桥英语词典对Empathy(共情)的定义是:能够想象自己置身于对方处境,并体会对方的感受的能力。所以从定义上来看,共情至少涉及到两个层面:一是分辨TA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
第一层:分辨他人情绪
分辨他人情绪指的是觉察并且判别他人的喜怒哀乐,这看似不难,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能力。
譬如说,自闭症(AutisticSpectrumDisorder)患者由于脑功能异常,很难理解和感知社会性线索,因而阅读他人情感无比困难。
而对于健康的普通人来说,也可能存在分辨他人情绪障碍的情况。譬如,生长在严肃刻板家庭的孩子,家人之间很少相互传达感情、表达关心,这类儿童成年后更容易产生情感交流、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
换句话说,分辨他人情绪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习得,并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因而,童年阶段父母应该积极在孩子面前表达情感,为孩子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这有助于孩子模仿学习情感交流,提高分辨他人情绪的能力,从而建立更好的情绪认知和理解。孩子成年后在社会交往中,才能更易共情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层面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共情和怜悯的不同。怜悯者可怜他人不幸,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甚至不用去费心分辨对方的情绪感受。场景一中,乞丐虽然能获得不少施舍,但几乎没有人会去问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今天过得是否开心。
而共情是建立在对等的心态上,富人可以与穷人共情,男性可以与女性共情,成人可以与幼儿共情。
第二层:进入他人的情境,感受他人情绪
在分辨他人情绪之外,共情者需要抛开自己的内部参考体系,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里,揣测对方的感受。
之所以说是揣测,是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因而,即便处在完全一样的情境下,我们也不可能获得与他人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的心理感受。要知道“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评判。我们尽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努力去想象、猜测、理解他人的感受,但切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代入,无论双方经历多么的相似,我们都不是对方本人,猜测只能是猜测。一旦在代入中,轻易地将自己的观点、经历套用在他人身上,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对方造成不快甚至伤害。
譬如,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讨论求助时,传统中国式思维的父母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将主观意识、个人经验硬生生地推到孩子面前,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扰。再比如,场景二中女孩关于职场问题向朋友倒苦水,这时候如果她的朋友说一句“工作那么辛苦,工资还晚发,肯定很委屈吧”就能让对方感受到理解。而反之冒然建议换个公司,则会引发女孩一连串的抱怨和其他问题。女孩的苦水无处可盛,甚至反倒容易因为朋友的不理解而更添苦恼。
应该注意,生活中很多时候的抱怨和求助,其实更多的只是希求对方理解自己此刻的感受和心情。当对方不理解,甚至强行给出建议时,让求助者只会感到痛苦和无助。尤其是当求助对象在求助者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时,例如父母、好友,希求理解的心情会更强烈,同时,不被理解后产生的无助也会加倍。
如何区分共情?
EmpathySympathy
常常会有人把共情和同情(EmpathySympathy)这两个看似相近,实则不同的词语混为一谈。这两个概念最大的区别在于共情是一种客观的情绪体验,既能与他人感同身受,又能对他人情绪进行客观的认知、理解和分析;而同情则不要求对他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
比如,“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对父母这个角色的艰辛表示同情和理解,但这种同情并不能使我们在感情和思维角度层面上对父母的经历感到共鸣。当我们自己成为了父母,体会到做父母的种种不易,可以与父母的情感发生共鸣,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问题,这种同情才转化成了共情。所以,严格来说,我们可以同情一只袋鼠,但不可能和袋鼠产生共情,因为我们没有做袋鼠的体验,没法用自己的经历来揣测袋鼠的喜怒哀乐。
在生活中,同情比共情更为常见的。比如,场景二提到的职场问题,恋爱人际关系问题,教育与亲子问题,都很容易获取他人的同情。然而,尽管我们可以极大的表现出自己对他人的关切,却很少能真正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要达成共情,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Compassion
Compassion(悲悯)则是在共情基础上更进一步,往往是利他行为的动机之一。共情意味着我(试图)体会他人的情绪,而Compassion不仅仅是共情他人的情绪感受,更意味着要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帮助他人从他的不良情绪状况中解脱出来。“我帮助这受难的人,就像在帮助我自己;我同情这个受难的人,就像在同情我自己;我懂得他所遇到的一切,所以,心生悲悯(摘自网文悲悯意味着一种高度)。”这大致就是Compassion的心境。
一般来说,心理学家会对来访者共情,但却不应该有Compassion这种情绪,因为积极改变现状的主体是来访者,心理学家既不能够也不应该去拯救来访者。心理学家是不能有圣母心的。
如何做到共情?
和很多后天习得的能力一样,共情很难成为自然、本能的习惯;但不断的练习,能让我们更加熟练的运用这种技能。对于刚开始练习的人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善于倾听的人,在生活中,通常都是比较受欢迎的,是朋友愿意与之倾吐心事的人。
具体来说,在倾听中,当我们试图理解他人时:
1、务必牢记:你不是他人的专家。因而,作为局外人,我们可以猜测他人的感受,但了解自己最深的,还是他们自己。
2、不要仅从自己角度去思考他人的问题。
3、永远不要将你或别人的经验套在他人身上。经验永远仅供参考,不可复制。
4、与他人想法、观点相左时,永远记住,他才是对的。
5、不断向他人反馈,不断确认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可以仅仅询问“我这样理解对吗”。
6、对他人情况不确定时,或不知如何提供帮助时,不要揣测,直接开口询问,由对方告诉你需要什么。
今天的干货就分享到这里,我懂你更懂女生
最后我想说
如果你想摆脱单身,想要一个女朋友,但是你平时生活很宅,连和女孩子认识的勇气都没有,也不会和女孩子聊天、更不会约会,甚至你单身了20多年还是处男。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彻底改变自己,如果你想从现在开始改变,又不知道怎样去做,那么你可以和我成为好朋友,就算你不高也不帅,甚至也没什么钱,也能让你快点提升自己,学会聊天。让你在爱情之路上重拾信心,披襟斩棘,踏上情感自由之路。
与其抱怨,何不尝试改变,最傻的不是笨,而是不去改变!如果你还认为追到对方是靠颜值和金钱,你的生活现状也就不会改变。不要把自己沉沦在失败的边缘,只要让自己开始做一些小小的改变,那么你的人生就会开始与众不同!
记住:
把你的情况跟我说一下,我帮你分析分析提提意见。你不问,你不学,那你永远都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