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科课程过程考核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和课程所属学科类别和性质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学校应设立“完整单元”、“审核制”以及“替代学习”制度,保证课程考核严谨但不失灵活,实现考核成效及育人目标。
关键词:
课程过程考核;特征分析;配套制度
基金项目:
上海理工大学年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CFTDY)
作者简介:
刘文娟(-),女,山东济宁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年5月第21期
一、引言
国内高校逐步摒弃“一考定终身”,把过程考核列为本科课程考核的重要形式。但课程过程考核本身仍存形式化之嫌,量和度无法从学校层面做深入考察,保障考核完整、专业以及灵活的制度尚有缺失。以上短板和研究空缺,影响了课程的考核成效、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育人目的的达成,乃至弱化了学生适应全球发展的能力。本课题希冀通过对英国四所高校与中国A机构合作开办专业——谢菲尔德大学和谢菲尔德哈雷姆大学的工商专业、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会展专业、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的电信和机械专业,以及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境内开设专业——电信、机械、工商、会计、生物和化学专业本科课程过程考核和配套制度的介绍,对国内高校有点滴启发。由于数据有限,只能以管窥豹,望同仁海涵。
二、英国本科课程过程考核的特征分析
(一)过程考核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
就一个专业而言,80%以上的课程使用过程考核。其中,50%—70%的课程使用过程和考试相结合的混合式考核,20%—30%的课程使用完全过程考核,其余使用考试考核。就一门课而言,混合式考核课程的过程考核比重多集中于20%—50%,其中专业课占30%—40%,基础课占20%—50%,工科多分布在30%左右,文科集中于40%—50%。
(二)报告一般是课程过程考核终极形式,
但载体丰富
英国每门课的教学大纲都规定了课程过程考核的内容和形式,考勤等非课堂表现未纳入其中。其中,过程考核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分析评价或综述报告,或是贯穿一门课学习始终的大作业,可能要求学生依托实际项目、实验完成,或要求学生在模拟情形下完成,可能是依托团组活动、讨论或演讲等的个人作业、团组作业或个人独立完成作业等。但无论形式多么丰富,考核终归于结果,“报告”多为它的终极形式。
(三)课程过程考核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而定
核心和非核心课程都可能使用完全过程考核方式。课程过程考核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一般由课程考核目的,进而由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过程考核一定程度上还与课程及其专业所属学科或性质有关。总体而言,文科专业多要求学生在文献综述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问题分析、总结和报告撰写能力,工科专业多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养成较强的实践技能、设计和评价能力,偏理和重基础的专业与课程多运用课堂测试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偏应用的专业多借助实际项目锻炼学生的项目运营和执行能力。
三、英国本科课程过程考核配套制度研究
(一)完整单元和课程考核的完整性要求
谢菲尔德大学的“完整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