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走近中药认识栀子,为什么说它能水火既济
TUhjnbcbe - 2024/9/30 9:55:00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www.ykhongye.com/m/

作为一种很“草根”的中药,“栀子”基本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就是它的花蕾叫作栀子花,气味清香怡人、沁人心脾,而色泽又淡雅,而入药的栀子就是栀子花谢后结出的果实。

从植物属性来说,栀子属于茜草科长绿灌木植物,入药的是它的干燥成熟果实。它的叶片很像李子树,但比较厚而硬。

每年的二三月,栀子树就会开出白花,非常芬芳,夏秋后结出的青色果实和诃子相似,成熟后则外观变黄,用手一捏,会析出深红色的汁液,染在皮肤和衣服上。

在历代本草里,栀子,又叫黄栀子,这是因为它成熟后外观黄色的缘故,每年的九月左右采摘,晒干即可直接生用,也有将其炒黄炒黑入药者。

说到栀子的炒制,就不得不说一个古代名医的话题,清代名医张志聪在《本草崇原》里说:

栀子生用的时候,能起肾中的水阴之气上行,同时还能引导上焦的火热下行。上焦心肺、下焦为肾,所以,生栀子有“水火既济、交通心肾”之用。

张志聪还认为,栀子气味苦寒,外观黄赤,植株春荣夏茂,即使秋霜冬雪也不会落叶凋零,这是因为它禀受少阴的气化之故。

对应在人体而言,足少阴肾经寒水在下,而手少阴君火在上,这也是说栀子能“水火既济、沟通心肾”的一个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因为一般的花都是五个花瓣,而栀子花则和雪花一样是六角形,“六”又是足少阴肾水的“成数”,所以认为栀子更善于沟通心肾。

栀子又叫山栀子,古代中医认为,山栀子清热泻火之力更强,尤其善于清轻上行泻心肺之火,还能解肌表之热,外感温热之邪,或者表里俱热之证,有表里双解之能。

虽然,历代医家都认为栀子能清泻三焦之热,但又以清泻心火最为著称。而炒栀子、或者黑栀子的话,就只能清泻上焦的火热,起不到水火既济之能。

因此,栀子的使用和其它中药的惯性有所不同,一般中药生用更偏于清泻,而栀子则是炒黄炒黑后更专于清泻火热。

从性味归经来说,栀子性味苦寒,能入心、肺、三焦三经,主要就是能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历代利医家常将其运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诸证,此外,在一些外伤扭挫的情况,栀子还能外用。

1、泻火除烦:

栀子外形有点类似心脏,根据“形气相通”的原则,它也是热扰心神的佳品,比如和淡豆豉合用的栀子豉汤,就能宣泄邪热,解郁除烦。

如果火毒炽盛,出现高热烦躁甚至神昏谵语,或者上中下三焦俱热时,可以与黄芩、黄连、黄柏配伍用,如黄连解毒汤。

2.清热利湿:

栀子性味苦寒,所以又是一味清热利湿的常用品,比如茵陈蒿汤,就是和茵陈蒿、大黄等配伍而成,属于清利肝胆湿热的名方。

3.凉血解毒:

火热之性最容易入于营血,成为所谓的“热入营血”之证,常见的有迫血妄行的各种出血证候,栀子能清热凉血而止血,常与茅根、生地、黄芩配伍。

4、外用:

此外,一些热壅疮肿,栀子还能消肿止痛,多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伍。跌打损伤也可以使用,生栀子研末,醋调外敷。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栀子含有栀子素、栀子苷、去羟栀子苷、藏红花素、藏红花酸、熊果酸等生物物质。这些物质有一定的保肝利胆、抗微生物、镇静催眠、降温镇痛、降压等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近中药认识栀子,为什么说它能水火既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