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我国的烹饪之中。很多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豆豉的参与,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麻婆豆腐”、“豆豉炒回锅肉”等。也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也别有风味;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豆豉拥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有蛋白质(20%)、脂肪(7%)、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其独有的香气可使人的食欲增加,促进吸收。
除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它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淡豆豉、干豆豉和水豆豉。其中淡豆豉就是一味中药。
《本草经疏》:“豉,惟江右淡者治病……盖黑豆性本寒,得蒸晒之气必温,非苦温则不能发汗、开腠理、治伤寒头痛、寒热及瘴气恶毒也。苦以涌吐,故能治烦躁、满闷,以热郁胸中,非宣剂无以除之,如伤寒短气烦躁,胸中懊恼,饿不欲食,虚烦不得眠者,用栀子豉汤吐之是也。又能下气调中辟寒,故主虚劳。喘吸,两脚疼冷。”
淡豆豉,其味辛、甘、微苦,寒。归肺、胃经。具有发汗解表,宽中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
1.发汗解表。
可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的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证。本品有宣散表邪作用,但单用则力薄,故多配伍其他解表药用。外感风寒之正常与葱白配伍,即葱豉汤;外感风热及风温初起,发热、头痛之证,多配伍薄荷、荆芥、牛蒡子等,如银翘散。
2.宽中除烦,宣发郁热。
可用于热病胸中烦闷,不眠等证。常配伍栀子以清热除烦,即栀子豉汤。《伤寒论》中记载,“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本草经解》中记载“豆豉气寒,禀天冬寒之水气,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手太阳寒水小肠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手少阳相火三焦经。气味俱降,阴也。……豆豉气寒能清,味苦能泄,所以主之也。……豆豉苦寒足以清火,清上则火自降,所以皆主之也”。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淡豆豉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脂肪酸、大豆低聚多糖、生物胺以及挥发性成分。其中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生物活性用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降血脂
淡豆豉的主要成分大豆异黄酮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其抗氧化作用、类雌激素作用、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血管渗透性因子诱导的冠状动脉舒张、抑制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有关。
2、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淡豆豉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2K-7,可能会帮助预防骨质疏松,维生素2K-7或异黄酮对于经绝后的妇女骨丢失有保护作用。
3、降血糖作用
研究发现,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影响,发现淡豆豉异黄酮浓缩物能明显改善IR大鼠的糖耐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指数。
4、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具有抗癌、抗肿瘤的功效。
介绍几个生活中可以用到的食疗方:
1、姜葱豆豉豆腐汤
淡豆豉15g,葱白5根,生姜4片,豆腐2块,调料适量。把豆腐在锅中略煎,至微黄色,放入淡豆豉、生姜片,加清水煲滚30分钟左右,再加入葱白、调料。趁热饮用。功效是祛风解表,治疗或预防风寒感冒。
2、豆豉干姜膏
选用淡豆豉15克,干姜30克,饴糖1斤。文火煎煮干姜、淡豆豉,大约30分钟取汁1次,共取2。混合两次液汁用文火煎浓,然后加饴糖搅匀。继续以文火煎熬,至筷子能挑起糖丝时为宜。能温肺化痰,可用于治疗或预防天气寒冷诱发的慢性支气管炎。
3、豆豉薤白粥
将淡豆豉、薤白洗净;薤白去皮,切细,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加水先煮粳米,煮开后加入淡豆豉,再改小火煮至半熟时,加入薤白、盐等,再续煮成粥即可。薤白味辛、苦,性温,无毒,具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凝集;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如果您看完此篇文章后觉得有用,请您分享给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