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语:
希望通过科普营养健康知识,为每个家庭培养至少一位家庭健康管理员。
新鲜的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以及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居民蔬菜摄入量逐年下降,水果、大豆、奶类摄入量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此类膳食的应用价值和对健康的意义。
奶类和大豆原来还有这些讲究,你吃对了吗?
奶类不但营养素齐全,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钙,有利于少年儿童生长发育,促进成人骨骼健康,重要的是奶类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膳食指南推荐,一般每日能够保证克的液态奶或者相当的奶制品,可折算为牛奶一杯(-ml)加上酸奶一杯(-ml)。
当然,对于未成年人、孕妇等人群的摄入量需要酌情调整。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高的天然食品,市场上常见的主要有液态奶、酸奶、奶酪、奶粉等。
奶类提供优质蛋白质、钙、维生素B2。牛奶中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其必需氨基酸比例符合人体需要,属于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生命的表现形式,本质上都是蛋白质功能的体现,因此生命离不开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和其他蛋白质,有什么区别?
我们机体在合成自身蛋白质时所需要的“原料”叫做氨基酸。其中一部分“原料”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要从食物中摄取,叫做“必需氨基酸”。而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适宜,称之为优质蛋白质。
用一句话形象解释就是:我们摄入的蛋白质就像是被用来“修补”身体的“砖头”,优质蛋白质就像是“正规大工厂”生产的“优质砖头”,各种组成成分种类齐全,没有缺斤短两,而且比例合适,我们机体利用起来更“顺手”,于是“修补”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补充优质蛋白质,为免疫力添助力。
所以说,每日“饮奶”有利于保证我们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有乳糖不耐受的人如何选择奶制品?
可首选酸奶或低乳糖奶产品,如低乳糖牛奶,酸奶,奶酪等。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少量多次,并与其他谷物食物同食,不空腹饮奶。
对于确认了牛奶蛋白过敏的人,应该避免食用牛奶。
常温酸奶好还是冷藏酸奶好?
大家也许会留意到货架上会有一些常温保存的酸奶,保质期多数长达6个月,这种酸奶称之为“灭菌型酸奶”。“灭菌型酸奶”和我们平时需要冷藏保存的“活菌性酸奶”营养成分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看中乳酸菌等有益肠道作用,建议选择冷藏保存的酸奶。
关于奶类,西方医学专家分为两大派别
一派认为牛奶所含的酪氨酸太高,不应该作为每天饮用的食品,而且还怀疑与诱发肿瘤有关。但目前这方面的证据不够充足。
另外一派,则认为牛奶的营养价值高,但同时建议成人不要超过克,因为牛奶是贫铁食物。
备注:两岁以下的幼儿的饮用量如下:
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喝母乳。
如果母乳不足,
一岁以上的,可以喝鲜奶不超过毫升,加辅食。
六个月以上一岁以内喝配方奶粉不超过毫升,加辅食。
半岁以内的按需喂养。
而中医学派还有不同的说法,意思是奶类属于寒凉之物,
不建议日常饮用。尤其是脾胃弱的儿童和女性。
我经过多年的一线的观察和总结,发现,的确是如此。很多脾胃虚弱的人群,喝奶类的确是不消化不吸收,而且占了胃口,吃其他就吃不多,显得瘦弱。
我综合观察:有以下建议:如果本来就不喝牛奶的人,就不需要通过奶类来补充所需要的营养。
但如果原来就喝奶的人,每天不要超过一盒(ml),以降低可能的风险。
豆浆能代替牛奶吗?
大豆包括黄豆、青豆和黑豆。
我国大豆制品有上百种,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两类。非发酵豆制品有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豆腐脑、豆腐皮、香干等,发酵豆制品有腐乳、豆豉等。
一般家庭和餐馆都将豆腐作为常见菜肴,可凉拌也可热炒。
豆浆和牛奶是不同种类的食物,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当,易于消化吸收,其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牛奶,不含胆固醇且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适合老年人及心血管患者饮用。但豆浆中钙的含量远低于牛奶。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B2含量也比牛奶低。它们在营养上各有特点,两者最好每天都饮用。
为什么喝豆浆必须煮透?
大豆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红细胞凝集素。喝生豆浆或未煮开的豆浆后数分钟至一小时,可能引起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等,胃肠症状。这些抗营养因子热不稳定,通过加热处理即可消除,所以生豆浆必须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维持5分钟左右,使这些有害物质被彻底破坏后才能饮用。
一个三口之家,一块豆腐(g左右)刚好制作一盘菜肴,每周可用豆腐、豆腐干、豆腐丝等制品轮换食用,如早餐安排豆腐脑和豆浆,或者午餐、晚餐可以食用豆腐、豆腐丝(干)等做菜,既可变换口味,又能满足营养需求。自制豆芽和豆浆也是不错的方法。家庭泡发大豆和豆芽既可做菜,也可与饭一起烹饪,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