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中医辨证之湿热蕴脾证杏林小酌
TUhjnbcbe - 2024/3/28 17: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www.jk100f.com/m/

中焦如沤,腐熟食物,这本身就生热,脾主升清,喜燥恶湿,胃主受纳、传导化物,喜润恶燥。所以热对脾的影响相对不大,只有与“湿”相合,才会引起脾的病变。当然,胃喜润恶燥,热对胃的影响较大,可以单独为病,比如“胃火证”。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要是脾的实热证——实热蕴脾证,本证又称湿热困脾证、脾胃湿热证。总之病理因素是“湿热相合”。

百度百科解释的比较简单: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便溏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

定义虽短,但是抓住了核心要义:湿热证+脾失健运证。所以会出现口苦口腻,口渴不多饮,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等湿热表现+脘腹痞胀隐痛,纳呆、恶心甚至呕吐,等脾失健运证症状。所以症状和主证就已经分析出来了。

发病原因也很好理解,一是感受湿热之邪(参照病毒、细菌等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胃炎),二是过食辛辣刺激食物,喜欢肥甘厚味,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为“把湿+热的食物吃到胃里,消化不动了,湿热堆积而发病”,当然,中医术语说的是“过食辛热肥甘,酿生湿热”;三是它证变化而来,比如寒湿困脾日久,化热合湿,转为本证。

病机就不细说了,掌握住湿热证——症状表现+脾失健运证——症状表现,就能串通。

常见的疾病,中医记住痞证,西医记住胃炎,熟悉了这两个,其他病症出现相似的临床症状,也可以参照本证,这一过程相当于把病机推演过程反过来了,病机是由证推演症状,解释为啥会是这样;疾病辩证是先采集完善症状,分析主症,再来合证。所以学习中医,分析病机很重要,这个过程非常熟悉了,临床辨证才能得心应手。

类证鉴别方面掌握两个,一个是寒湿困脾,文章开头也说了,脾脏不怕热,但怕热于湿合,同样脾也怕寒与湿合,所以脾脏发病,治则里一般有健脾利湿,把湿解决了,疾病就好了大半。寒湿困脾与本证病理性质明显不同,既有“寒湿”,必有“寒象”,所以二者不难鉴别;二是肝胆湿热证,与湿热蕴脾病位明显不同,必有胁痛胁胀、黄疸等“肝失疏泄”症状。

治疗方法,讲究清热化湿、理气和中,或者说理气化湿,清热和中,一个意思。

代表方是连朴饮:黄连、厚朴、石菖蒲、半夏、山栀子、芦根、淡豆豉等,方歌:连朴饮用香豆豉,菖蒲半夏焦山栀,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的区别,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治法是补气健脾、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是黄连合干姜辛开苦降,连朴饮是用黄连合厚朴清热燥湿行气,行气的作用大些。半夏泻心汤用人参甘草、大枣佐使,健脾益气作用大些,连朴饮是用淡豆豉、半夏、石菖蒲,燥湿作用大些。其实临床上此两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合方应用。

总之,本证治疗要掌握清热利湿和健脾和胃二者的主次,据此调整药物轻重及辩证加减。另外湿气多易伤阳,热易伤阴,所以应多选用化湿不伤阴,生津养阴而不助邪的药物,比如:芦根、滑石、鲜荷叶、薏苡仁、鲜石斛、沙参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辨证之湿热蕴脾证杏林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