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动物,我国毫无疑问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美国则是北美洲的特有物种白头海雕,而提起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就成了最具特色的代表,其中尤以红袋鼠最广为人知。可能论起卖萌,树袋熊(考拉)要更胜一筹,但袋鼠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们的形象是澳大利亚国徽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能够从诸多有袋类动物中脱颖而出,原因在于袋鼠在行动时只会向前,不会后退,在澳大利亚人民心中象征着永不退缩的精神,所以热爱足球的球迷也将澳大利亚男足国家队称为“袋鼠*团”。
不过虽然是国徽的重要部分,地位理应尊贵无比,但由于现存数量与大熊猫的天壤之别,使得红袋鼠在澳大利亚的待遇与“过街老鼠”相比强不了太多,甚至因为泛滥成灾而让人们不得不绞尽脑汁思考该如何合理减少其种群规模。
数千万的存量让红袋鼠在堪称地广人稀的澳洲土地上为所欲为,不仅吃光了野外草类植物,很多时候还会破坏围栏前往农场为非作歹,不仅如此,无拘无束的袋鼠群有时占据道路,不肯躲避过往车辆,成为对司机安全驾驶威胁最大的野生动物。
至于为何它们能够形成如此庞大的种群规模进而令人头疼不已,还得从多个角度聊聊。
首先,和许多动物有着固定发情期不同,袋鼠的发情是全年无休的,并且神奇的是,雌袋鼠有两个子宫,一边子宫刚刚生产,另一边子宫可以无缝衔接地孕育新生命,更为恐怖的是,它们可以审时度势地控制幼崽出生时间,为了尽量给幼崽营造更好的生长环境,袋鼠妈妈会将生产时间选在草物丰盛的季节,借此保证充足的母乳供应。
说到这里,澳洲人民必须庆幸一点,那就是小袋鼠往往要在一年之后才正式断奶,离开保育袋后仍继续在母亲身边生活一段时间以求获得保护,换句话说,袋鼠妈妈可以做到“一拖三”,即一只待产的,一只处于哺乳期的,还有一只断奶不久的。否则按照平均每40天即可完成从受精卵到生产的过程,袋鼠数量就不是几千万这么简单了。不妨想想兔子的故事吧,当初不过是几只不起眼的兔子被带到了澳洲,结果在丰美水草的滋养下,最后活生生壮大到亿只!
其次,众所周知袋鼠是食草动物,理应在自然生存中处于劣势,但很显然,强壮的体魄让它们在野外难逢对手。红袋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有袋类动物,体长1~1.5米,体重50~斤,雌性娇小许多,雄性却可以长到1.6米,体重达到斤,并且全然不是“虚胖”而是“Strong”。结实的腿部肌肉和孔武有力的上肢使得它们看上去就不像善茬儿,再配上1米长的大尾巴,既能辅助站立,又可以在打斗中发挥巨大威力——打架时候,红袋鼠上去一顿拳打脚踢不说,冷不丁甩身就是一记“五连鞭”,讲真的,没有“武德”可言。
这还不算,除了精通近身搏击,红袋鼠的其它运动能力也是一流。散步中的随便一跳就是1米多,若跑起来,一步更是可以达到9米开外,速度近60公里/小时,作为参照,田径史上第一人“闪电”博尔特,他的9秒58巅峰百米成绩换算下来亦不过近37.6公里/小时,袋鼠身体素质之强悍可见一斑。
所以袋鼠的泛滥,一方面得益其特殊生理构造,另一方面缺少了天敌的制约,无论是塔斯马尼亚虎的早早灭绝,还是澳洲野狗的濒临消失,如今的红袋鼠在野外正享受着独孤求败的寂寞。
而除这两方面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袋鼠肉不好吃。
这是一个尴尬却是事实的问题。曾有人说,袋鼠肉味道鲜嫩且风味独特,并且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中确实有食用袋鼠肉的习惯,特别袋鼠尾巴更是受到追捧。必须承认的是,对于爱吃的人或者习惯袋鼠肉的人来说,会是不错的美味佳肴,但对其他更多没有尝过或没有形成饮食习惯的人群而言,吃袋鼠肉除了获得一份新鲜的体验以外,相信很难做出“可口”的评价。
从味道上,袋鼠肉偏酸,需要借助胡椒、辣椒、柠檬等强烈刺激的佐料加以掩盖,类似于在我国广受欢迎的小龙虾必须做得“重口”才能摆上餐桌。从口感上,袋鼠肉富含蛋白质,同时脂肪含量非常低,这就决定了如果火候拿捏稍微不到位,导致肉内油脂大量流失,就会变成一盘难以咀嚼的“干柴”。所以可以说袋鼠肉是一道非常考验烹饪技术的食材。
如果不信,大可以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人类殖民历史上,有多少“鲜美”的动物是因人的口舌之欲而灭绝?生活于印度洋毛里求斯岛的渡渡鸟,从被人类发现到从地球上消失,仅仅用了年;新不列颠紫水鸡(澳大利亚豪勋爵岛特有一种秧鸡),因英国移民的到来而迎来灭顶之灾;还有在物种灭绝史上令人闻之不可思议的旅鸽,在欧洲人17世纪到达美洲大陆之前有多达五十亿只的天文数字,却随着殖民者“文明火种”的蔓延,于20世纪初彻底从地球上抹去。如此庞大体量的鸽子都撑不起“美味”二字的诱惑,如今数千万只的袋鼠却能够逍遥自在蹦跶在澳洲大地上,甚至需要当地*府每年特意组织猎杀来控制数量,可见袋鼠肉八成称不上是什么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