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科学家眼中的完美人类,拥有猫的耳朵
TUhjnbcbe - 2023/9/12 20:55:00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13495224.html

笔者-菲君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身体机能比不上大部分动物,如果不是依靠智慧和双手,人类至今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仍然处于劣势,而如今,虽然人类成功登上了食物链的顶峰,成为了地球的主人。

但人类距离进化出完美的形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那么,假如把大部分动物身上的优点都集中到人类身上,这个人类的外貌又会是怎么样的呢?科学家给出了一个号称“完美人体”的人类模型,但实物却让人大跌眼镜。

英国生物学家爱丽丝-罗伯茨联合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主任罗杰-海菲尔挑战在三个月内打造出拥有最完美身材的人类模型,其结果就是,一个长相比科幻电影阿凡达中还要奇特的人类外观出现了。

这个号称拥有完美体态的生物模型以人类女性为原型,它拥有章鱼的视网膜、猫的耳朵、黑猩猩的脊椎、以及袋鼠的育儿袋,还有鸵鸟的“大长腿”。

人类学家爱丽丝认为,人类的眼睛结构虽然比大部分动物要出色,但却并不是所有动物中最完美的,人类的视网膜主要有三层细胞组成,分别是感光细胞、双极细胞凹以及节细胞、但从理论上说,为了更好地感知光源,感光细胞应该位于最外层,而节细胞位于内侧,才能迅速地将光信号传递到大脑。

但人类视网膜结构却恰恰相反,也正因为如此,所有光线在进入瞳孔时,都必须通过节细胞的神经纤维才能聚成一束,最后再反穿眼球绕到大脑,如此一来,人类对于光源的感知时间不仅增长了,而且还导致了人类视网膜中有一块区域是无法感光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盲点”。

在科学家看来,人类的眼球设计更是设计师不小心拿反了图纸,而章鱼的眼球设计才是“正确”的,章鱼的感光细胞可以正面朝向光线,而血管以及神经纤维等则位于感光细胞的后侧,也就是说,章鱼眼中的世界是不存在“死角”的。

而除了关键器官眼睛外,人类的耳朵所能接受的最高声音频率仅在2万赫兹左右,猫科动物的听觉能力就明显比人类出色,在5到6万赫兹以上,因此,即便是在野外恶劣环境中生存的猫科动物,也能根据细微的声音判断出猎物的所在之处。

而且,不同于人类外耳的固定结构,猫的耳廓肌肉结构更加发达,它们可以轻松地将耳朵旋转超过度,这不仅能让猫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收集声音,而且还能根据需求放大自己听到的声音,更加不用担心听力会受到年龄影响而衰弱。

长而灵活的脊椎可以帮助我们跑得更快,与四肢行走的灵长类动物相比,我们消耗的能量也更少,但缺点是脊椎承受的压力也更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多半会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或是坐骨神经痛问题。

基于这一点,人类学家决定效仿黑猩猩的脊椎功能,“完美人类”的脊椎的椎骨减少到4个,盘古的髌骨翼也变得更加宽大,以便给予身体更大的支撑力,对于看起来变得有些畸形的人类脊椎,人类学家爱丽丝认为这完全是值得了,至少我们免去了腰背疼痛的烦恼。

对于人类女性而言,孕育和分娩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但袋鼠却从来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因为袋鼠虽然是胎生动物,但却没有真正的胎盘。

袋鼠宝宝在受精一个月左右就已经出生了,虽然还很脆弱,但小袋鼠在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会有意识地爬向母亲的腹袋中,待在母亲腹袋中的袋鼠宝宝不仅能得到安全保障,而且还能通过吸食母亲腹袋中的乳汁获得营养,而通过将胎儿放置在育儿袋中的哺育方法,能够有效地减轻人类顾盼产生的分娩困难。

跑得更快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在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生物就非猎豹莫属了,它们的平均奔跑速度在90公里每小时,最快速度能达到公里每小时,虽然只能维持五分钟左右。

而在人类目前的短跑纪录来看,博尔特年在柏林世锦赛上创造的9秒58,粗劣计算就是一秒10米左右,但真正能做到长距离快速奔跑的生物,不是人类也不是猎豹,而是在生物界中素有“大长腿”称号的鸵鸟。

非洲鸵鸟的平均时速为65公里每小时,按照这一速度计算,一个成年人跑完42千米长的马拉松用时仅需40分钟,这比人类目前成绩最好的马拉松纪录保持者——用时1小时59分的肯尼亚选手普乔格还要出色得多,因此,人类学家爱丽丝认为,完美的人体必须具备那样的大长腿。

对于完美的人体,爱丽丝认为还能从其它动物中汲取到更多的灵感,但这也仅仅是一种设想而已,人类的进化从来不是一个可以自主选择的过程,否则我们也不用发明飞机和轮船了,但未来人类又会进化成一幅怎样新奇的模样,这就值得我们拭目以待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学家眼中的完美人类,拥有猫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