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表药的应用小儿感冒及其他 [复制链接]

1#

小儿感冒治以解表化痰、解表消食、解表镇惊法。

小儿因年龄、体质与成年人不同,又有挟痰、食、惊的不同兼证。

1.感冒挟痰证小儿外感兼见喘咳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偏风寒者,治宜辛温解表,佐以宣肺化痰,用辛温解表药配紫苏子、芥子、莱菔子等温肺化痰药同用;偏风热者,治宜辛凉解表,佐以清肺化痰,用辛凉解表药配葶苈子、制天南星,天竺黄等清热化痰药同用。

2.感冒挟食证小儿外感兼见嗳腐吞酸,吐泻食少消化不良者,治宜解表消食,可于解表药中加入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等消食导滞之品,代表方如保和丸。

3.感冒挟惊证小儿外感兼见惊痫夜啼,睡卧不宁,舌尖红赤,脉弦者。治宜解表镇惊,可于解表药中加用天麻、钩藤、僵蚕、地龙等药以息风止痉,安神镇惊。

临证注意:

辨证准确,若风寒证误用辛凉,则病邪难解;风热证误用辛温,则助热燥液动血,或引起传变。除虚体感冒外,一般均忌用补敛之品,以免留邪。

感冒轻证,或初起偏寒偏热俱不明显,可予辛平轻剂,疏风解表。药用:桑叶、薄荷、防风、荆芥、前胡、牛蒡子、贝母、橘红、桔梗、甘草。

若风寒外感,表证未解,内郁化热,或肺有蕴热,复感风寒,治宜辛温与辛凉合用,解表清里,宣肺清热。如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

感冒病在卫表,一般不传变,但老人、婴幼儿、体弱或感邪较重者,可见化热入里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当以温病辨治原则处理。

原有宿疾,再加新感,当据其标本主次,适当兼顾

外感咳嗽治以宣肺止咳法。

某些解表药尚有宣降肺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还可用治肺失宣降的多种咳嗽气喘。

1.风寒袭肺证多由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所致,症见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头痛鼻塞,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脉浮。治宜疏散风寒,宣肺止咳。可用紫苏叶、生姜等疏散风寒,前胡、苦杏仁、桔梗等宣肺化痰止咳,陈皮、枳壳、半夏、茯苓等理气燥湿化痰,代表方如杏苏散。

2.风热犯肺证多因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所致,症见咳嗽频剧,气粗,痰稠色黄,口微渴,咽痛,身热恶风汗出,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用薄荷、桑叶、菊花、连翘等疏散风热,牛蒡子、前胡、苦杏仁、桔梗等止咳化痰,代表方如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多因外感燥热,肺津受灼,肺气失宣所致,症见干咳少痰,鼻燥咽干,恶风发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宣散燥邪,润肺止咳。可用桑叶、淡豆豉等以宣肺散邪,苦杏仁、北沙参、浙贝母、梨皮等清肺润肺止咳,代表方如桑杏汤。

伤风鼻塞治以宣肺通窍法。

某些解表药又有散风邪,宣肺气,通鼻窍之功,还可用治外感风邪引起的伤风鼻塞。

1.外感风寒证多由风寒外侵,肺气失宣,寒郁气道,鼻窍不利所致,症见鼻塞声重,鼻内肌膜肿胀,喷嚏频作,涕多清稀,恶寒重,发热轻,舌淡苔薄白,脉浮紧。治宜辛温通窍,疏散风寒。可用麻黄、白芷、防风、藁本、细辛、苍耳子、辛夷等以疏散风寒,宣通鼻窍,代表方如通窍汤。

2.外感风热证多由风热上犯,肺气失宣,邪毒壅滞鼻窍所致,症见鼻塞气热,鼻内肌膜红肿,喷嚏,涕黄黏稠,发热,恶风,头痛,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辛凉通窍,疏散风热。可用薄荷、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苍耳子、辛夷等疏散风热,宣通鼻窍,代表方如银翘散加减。

鼻渊治以通窍化浊法。

某些解表药又有通鼻窍,升清阳,化湿浊,止痛的功效,还可用治鼻渊。

1.肺经风热证多由风热毒邪袭肺犯鼻,邪毒蒸灼窦内肌膜所致,症见鼻流浊涕,涕黄或黏白而量多,不闻香臭,兼见恶寒发热,眉棱骨痛,咳嗽痰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治宜芳香通窍,疏风清热。可用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细辛疏散风邪,芳香通窍,配菊花、蔓荆子、葛根、黄芩、鱼腥草等同用,清热解毒,代表方如苍耳子散。

2.胆腑郁热证多由气郁化火,胆火循经上犯,蒸灼鼻窦肌膜所致,症见鼻涕黄浊黏稠如脓样而量多,有臭味,鼻内肌膜肿胀红赤,头痛剧烈,兼见发热,口苦,咽干,目眩,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利湿通窍,清泄胆热。可用苍耳子、白芷、鹅不食草、藿香等以芳香通窍,配伍龙胆、黄芩、柴胡、栀子、猪胆汁等清泄胆热,泽泻、车前子、木通等利湿,引热下行,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

3.脾胃湿热证多由脾胃湿热,循经上蒸,熏灼鼻窦所致,症见鼻涕黄浊而量多,鼻塞,不闻香臭,鼻内肌膜红肿胀痛,头痛较剧,兼见头晕,头重,体倦,食欲不振,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化浊通窍,清利湿热。可用苍耳子、白芷、辛夷、藿香芳香化浊通窍,配黄芩、滑石、通草清利湿热,茯苓、猪苓、豆蔻化湿醒脾,代表方如黄芩滑石汤加减。

总之,使用解表药必须根据表证性质的不同,四季气候变化的差异,年龄体质禀赋的不同,结合解表药的药性特点,准确选择药物,并根据兼证不同适当地配伍用药,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解表药不仅能发汗解表,往往一药多能,还可广泛用治多种病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