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消除白癜风指基缓批
基金急打“创新牌”增强型指基或扩容
“证监会近期开始审慎对待指数基金产品”的传闻,让指数基金的报批公司感叹生不逢时。
守候在北京等批文的各路基金人士都在谈论这样一则消息:证监会近期开始审慎对待指数基金产品,尤其是已获11张批文的沪深300指数基金,更是如此。
指数基金的报批公司开始感叹生不逢时,担心其新基金批文“胎死腹中”。
不少市场人士则将上述消息与A股市场的暴跌,直接联系在了一起。
此前,坊间普遍相信,监管层频频放批指数基金,用意深刻,总体意图是希望股市维持稳定。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出具的报告指出,指数基金规模将达到3000亿到4000亿元,1500亿元的新增指数基金和1000亿元左右的新增股票型基金有望把沪指推高到3800点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从去年底开始,随着股市进入底部区域,华夏、南方等基金巨头争相发行沪深300指数基金,掀起一场发行热潮。目前,在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除华安和上投摩根两家公司外,其余基金巨头旗下均各有一只沪深300指数基金。
增强型指基或扩容
“按照正常排队,接下来应该是轮到ETF连接基金和ETF产品,不过由于指数基金放缓审批,这些基金的审批推迟了,大家都在等着再开闸。”有基金业人士称。
所谓ETF,全称为交易所交易基金,其主要投向指数成分股,与一般开放式基金不同,投资者等其上市后可在交易所买卖。至于ETF连接基金,其主要投向ETF,是国外比较盛行的“基金的基金”的一种。
对于未来可能拿到批文的指数基金,基金业人士的判断是,要有特色,不“扎堆”,一些细分的指数和增强指数未来更能在监管*策下,成为一些公司的主动选择。
基金业人士告诉早报,暂缓发行的基金品种,通常会遭遇较长的等待期,因此一些基金公司可能修改产品,通过创新来取得监管层认可,增强型指数基金有望重新受到市场关注,其有可能成为一些基金公司的选择方向。
可查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上有5只基金是增强型指数基金,分别是华安MSCI中国A股、银华道琼斯88(180003)精选、融通巨潮(161607)100、长城久泰(200002)中标300和富国天鼎中证红利。各只基金成立至今,总体上能跑赢基准指数。
首只沪深300增强型指基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是在暂缓审批消息传出的同时,国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30日发行,这将是今年国内首只登场的增强型指数基金,也是国内惟一一只针对沪深300指数的增强型指数基金。
属性“被动”的指数基金,如何增强?国富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赵晓东列举了三重增强策略:仓位调整、行业配置、个股选择。
所谓仓位调整,就是在能够明确判断市场将有可能经历长时间下跌时,下调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
行业配置则是在对沪深300指数各行业和个股的权重配置基础上,根据市值和行业板块的相对价值,决定行业和个股的配置比例。
个股选择则指除投资沪深300个股外,会适当申购新股,并对个别基本面较好的非沪深300个股,进行适度参与。
据介绍,指数基金的股票投资仓位都不低于90%,而富兰克林国海沪深300指数增强型基金投资于股票的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85%~95%,现金、债券资产以及其他证券品种占比5%~15%。
观察
当基金业遭遇“小三门”、“豪宅门”……
基金八卦年年有,今年最雷人。从王亚伟的“小三门”到刚刚发生的郑拓”豪宅门”,个个都很劲爆。
前天,一条“爆炸性”传闻在业内广为流传:基金经理郑拓用5000万元买了一套中国最贵的楼盘——“汤臣一品”。
这一传闻不仅仅是以小道消息传播,还被刊登在国内某报上。报道称,有关方面要求郑拓详细公布5000万元房款的资金来源,但他说不出来,只好选择主动辞职。
一个基金经理,即便年薪两三百万,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买一套5000万元的房子也非易事,且不说首付1500万元金额不菲,3500万元的负债也够可怕。于是,“烽烟”四起,对郑拓的猜疑、笑话接连不断。
不过,交银施罗德有关人士给出的答案,或许会让以讹传讹者瞠目结舌:“郑拓”买的豪宅不是“汤臣一品”;而买豪宅的郑拓,非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之郑拓。
又是一个重名所造成的“美丽误会”。
笔者不禁纳闷,一个并不复杂的传闻故事,为何没有人向当事方求证?根据上述报道,该文作者曾向客服电话询问了郑拓本人是否辞职离开。令人惊诧莫名的是,在没有得到客服人员的确定答案后,郑拓就被“证实”买了豪宅。
这样“雷人”的传闻今年太多。之前,国内最牛基金经理王亚伟被传出“小三门”事件,报道还称王亚伟的妻子大闹华夏基金,华夏基金副总裁张后奇亲自主持会议进行协调。
一个跟基金本身毫无关系的故事,成为年度最吸引眼球的基金笑柄。
事后,张后奇曾向早报感慨,报道见光后,从没有人向作为“第二男主角”的自己了解过真相。张后奇说,从级别来看,王亚伟高于自己,如果发生闹事,也不该由自己主持此类会议,一个最简单明了的级别常识,就足以质疑传闻的可信度,但多数人都宁愿选择相信。
细查上述雷人报道,消息来源多不靠谱——”豪宅门”传闻来自一位券商人士的说笑,“小三门”故事来自一个络帖子。
口际传播和络传播因为无所避讳,可以让听者、看者得到很多平常得不到的真相,但其同时也是制造假消息的流行场所,因为无需负责。
而靠事实和公信力“吃饭”的媒体,为何也屡屡“制造”新闻?
毋庸置疑的是,答案之一是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哗众取宠、铤而走险成为部分从业者的生存之道。新闻的专业底线在低级趣味竞争面前,日益难以坚守。
但答案是否惟一?
毋庸置疑的是,基金业异常繁复的流程制度,甚至令一些无关痛痒的芝麻问题都不能及时得到回应,敏感话题更是问了也白问。久而久之,小道盛行,八卦风起。
不断出现的基金娱乐事件,让基金从业人员一边享用八卦给生活带来的小小乐趣,一面暗暗担忧不负责任的八卦对行业带来冲击。
基金对媒体的私下指责,从“惟恐天下不乱”到“随便运用舆论公器”,不一而足。而每次A股暴涨暴跌之后,在天下围攻基金经理“砸盘”或“托盘”的同时,一些基金经理也在埋怨媒体推波助澜,鼓励追涨杀跌。
媒体与基金之间的“防火墙”日渐厚实,信披最透明的基金业,季报、年报中,有用的信息少了,没用的废话多了;观点越来越短,越来越模板化,过去一直被津津乐道的基金经理认真、个性化语言几乎全部被“抹杀”。在号称信息多元的当下,基民、们了解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通道,反而越来越有限。
基金们常问,为何要追逐?答,读者需要。们问,基金们为何喜欢藏着掖着?基金经理们说,怕信息噪音。结果是,越神秘的,越被追逐;越不透明的,越被扭曲。
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多年不接受媒体专访,不了解王亚伟的媒体,都在掘地三尺,满足投资者对王亚伟的好奇,无所不用其极地“搜索”王亚伟的信息。
王亚伟在最近的“调查门“传闻后,曾公开面向媒体。他抱怨:“我三年前就感觉到,基金业将日趋娱乐化,事实的发展也验证了我的判断。”
到底是谁娱乐了基金业,而基金业又娱乐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