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怎么办?该不该还手?”相信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问题,担心孩子在幼儿园里会被欺负。
这个话题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了万次的讨论。
相信很多人听到的最多的回答就是“打回去”“不能吃亏”,也有很多专家公开支持这种观点,但细想一下,如果不分场合任何情况都“打回去”,绝不是最好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打不过啊。
有的小朋友身材比较瘦小,力气也不够,如果跟别的孩子硬刚,一招一式的battle,那多半会失败,落得个身心受创。
我还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个又高又壮的男生总爱欺负别的同学。
妈妈就问我:“要是他欺负你,你会怎么做?要不要打回去?”
我回答说:“还是不要了,我先跑再说。”
“为什么呢?”
“因为我压根打不过他,反正我跑得快,别让他继续欺负我就行......”
现在想想,小时候的我还是挺机灵的,当遇到欺凌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远离危害源,保护自己免受进一步的欺压。
如果我不懂得审时度势,而是一味地打回去,睚眦必报,即便一次两次打回去把对方震慑住了,难保以后还遇到体力值和暴力值更强的对手,总有人比我更壮,比我更狠,万一遇到个不要命的家伙,岂不是被打个小命不保?
还记得几年前的一场悲剧:
28岁的演员刘洁,医院看望外婆,在住院部楼下遇到一名醉汉,只因不小心碰了一下,醉汉就骂骂咧咧,随即这对情侣和醉汉理论起来,不依不饶。
结果醉汉二话不说,抽出刀子冲着女孩连捅两刀,一刀心脏、一刀脾脏……但醉汉仍不罢休,追着刘洁未婚夫一路砍杀,导致其未婚夫在逃命中腿部被砍三刀。
原本幸福美满的两口子,就因为一场无谓的争执而变得家破人亡,不禁令人唏嘘万分。
这件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及时保护好自己比“打回去”更重要!
如果孩子受了欺负,
家长的态度很重要。
被欺负会扰乱孩子内心的安宁,孩子会觉得难过。
被欺负还会扰乱孩子内心的平衡,孩子会觉得委屈,甚至觉得恐惧。
所以当孩子受了欺负,爸爸妈妈的态度非常重要,不能过分轻视也不能太重视,过犹不及。
家长要客观看待孩子的被欺负,它是孩子在发展交往能力、促进社会性发展的“实践”过程。
孩子通过解决好交往中的一个又一个矛盾、摩擦,逐渐提升着交往水平。家长不妨把孩子的被欺负,看作是孩子学习走步中不小心摔了一跤。对于学步中的摔跤,我们家长一定会站在旁边看着孩子自己站起,用语言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你可以的!对于孩子的被欺负,我们家长就应用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方法,相信孩子能够自己解决,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千万不可替孩子解决: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去训斥别的孩子、去同别的家长理论,那样孩子不仅失去了一次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还可能产生依赖性心理,被欺负了就找家长。更不可告诉孩子“以牙还牙”。我想哪一位家长也不会在孩子摔跤后,马上抱起再也不放在地上,更不会把绊倒孩子的地铲平。
然而不打回去,要是孩子被欺负了该怎么做呢?
家长应跟孩子一起分析被欺负的原因,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如果孩子是因为争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等物品,“招惹”别人后被打,家长应教给孩子一些交往方法。想玩别人的玩具要用商量的口吻:“你可以借给我玩一会儿吗?”“咱们换玩具玩好吗?”别人同意了要说“谢谢”;如果不同意,绝不可以抢或捣乱。
对于被抢玩具、游戏中被“欺负”的孩子,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孩子有不把喜欢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的权力,有不吸纳别的小朋友参与的权力,可以用委婉的语言告知小朋友:“我还没有玩够,下次借给你玩。”“这个游戏只能三个小朋友玩,下次邀请你玩。”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孩子与他人分享。
如果遇到蛮横不讲理,故意侵犯别人的行为,特别是经常性的侵犯行为,要引导孩子毫不犹豫地作出反抗。
采取什么方式反击不重要,关键是孩子的面对别人的侵犯时的姿态:不卑不亢,义正辞严。小朋友要坚信欺负人是不对的,正义掌握在我手中。
当小朋友明确地摆出坚决反抗的态度,就已经赢了一半了。在反抗的方法上,是“打”,是“逃”,还是“智取”,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个人选择,并引导孩子不断思考和寻找更合适的方法。
有的小朋友身体比脑子快,会直接通过身体接触甚至出手来进行反抗,这样也没毛病。但对习惯通过这种方式应对的孩子,我们要注意给他们强调出手是为了停止别人的侵犯,而不是为了报复,在轻重上要做好把握。
而有的小朋友,喜欢像唐僧一样,对同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行再找上级主持公道,往往也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对此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的这种处理予以认同,而别觉得没有打回去就是怂包。
最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进行复盘,引导孩子观察行为的效果,成功了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失败了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教训,还可以尝试什么方法,如何避免下次受到伤害。
孩子受欺负了,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文末留言告诉红袋鼠吧!
红袋鼠好书推荐
幼儿画报综合笼包粑粑、时尚好妈咪
编辑:慧慧
排版:冉冉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