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黄卷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独行月球暑期爆了喜剧科幻,到底行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0516.html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5日讯(记者万旭明)自7月29日上映以来,电影《独行月球》不出意料地“爆”了,影片票房已超16亿元,即将超越《人生大事》,坐稳年度票房榜第三的位置。熟悉的“开心麻花”班底,不掺水的超高“含腾量”,让观众看着就想乐。但流浪月球、拯救地球的剧情设定,又充满科幻感。导演张吃鱼,主演*等接受采访,对于喜剧、科幻这两大自带矛盾的元素,他们拿捏起来也颇费了一番功夫。

科幻做碗,喜剧是饭

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类在月球部署月盾计划。谁知陨石提前来袭,月盾计划成员紧急撤离月球,维修工却意外被落下,成了“宇宙中最后的人类”……单看这个剧情设定,很容易让人想起《火星救援》等科幻大片。然而,当维修工是*,月球领队是*,*还与一只滞留月球的袋鼠一起,为地球人开启了“直播”,这就很“开心麻花”了。

科幻电影不好拍,加上喜剧只会更难。这类作品不多,今年暑期就已经有前车之鉴。《独行月球》导演张吃鱼也不讳言:“把科幻和喜剧结合在一起的电影比较少,我们肯定也会担心,喜剧包袱会不会消解科幻高大上的感觉?科幻的冰冷会不会消解掉包袱的喜感?”于是,影片从拍摄之初就开始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科幻是壳,里面装什么,其实是由我们决定的。比如我们有一个碗,这个碗可能看着是非常有未来感的,但它装的米饭是你平时日常都能吃到的。电影里很多桥段都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

尽管“碗”里装的仍是喜剧,影片还是请来了一批科学顾问,使用了《流浪地球》同款中国特效团队,全片近个特效镜头,后期制作长达3年之久。

“含腾量”%,小人物拯救地球

近几年,随着*主演影片的票房一路走高,一部电影的“含腾量”成了影响观众期待值的重要因素。在《独行月球》中,*与一只袋鼠双双滞留月球,跨越物种的无效沟通成为影片一大笑点。*自带的荒诞感,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片中喜剧与科幻的冲突。有观众评价道:“如果*的月球基地里出现一只袋鼠,我一定会觉得导演疯了。但如果是*,就很合理了。”

对独孤月这一角色,*用一句台词概括为“中间人”,“他不愿意做那个特别拔尖的人,就觉得在中间的这个位置是非常舒适的,是他的舒适区。”一个划水的“中间人”,却成为地球最后的希望,并最终选择“牺牲小我”,在*看来是自然而然的变化。“牺牲小我,还是牺牲大我?如果是你,在那个时候也会做这样的选择。这是一种牺牲精神,也是一个人的成长,这其中包括独孤月对马蓝星的爱,也包括地球那么多人对独孤月的爱,是爱促使他做了这个决定。”

导演张吃鱼曾参与执导、编剧开心麻花电影《羞羞的铁拳》,对*一贯饰演的小人物非常熟悉,“独孤月的沙雕和*的喜感,有共通之处。不过,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他们真正的契合点是坚韧。”

人见人爱的金刚鼠,从动物园里学来的

在《独行月球》中,金刚鼠“刚子”意外地火了。它身高一米九,肌肉发达,流落月球,专注“吃饭睡觉揍*”。这只袋鼠由开心麻花演员郝瀚扮演,由真人动作捕捉和特效结合完成。在表演中,演员需要先穿七八件衣服,将袋鼠的轮廓和体型先称出来,再穿50斤的袋鼠宇航服,并全程保持着袋鼠蹦跳的动作。

郝瀚透露,他在拍摄前特意搬到野生动物园旁边居住,经常去观察袋鼠。“袋鼠其实很多的时候都是处于一种睡疲状,一天睡不醒的样子,不是在睡就是在吃饭,然后就打架。它是一个杏仁眼,眼睛像是睁不开。”在开拍前,他还进行了4个月的动作训练,“因为袋鼠要全程蹦跳,从行进方式上也要有所改变,要靠威亚来帮助。”

影片拍摄完成后,郝瀚仍留有“袋鼠后遗症”,“感觉现在眼睛可能是睁不太开了,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只袋鼠。挠痒痒的方式,手摆的姿势,现在觉得手足无措,还是比较习惯于放在袋鼠该放的位置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